數據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間
制圖:張丹峰
立夏前后,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進進岑嶺。近期,一批種子“持證上崗”,出現在各地的農資門店,吸引不少種植戶咨詢、選購。這些種子,就是包裝上印有“中國種子認證”標志的首批認證種子。
種子認證,是一項國際公認的高質量種子評定軌制,被譽為好種子的“信譽證”、種子企業的“體檢證”。好種子若何認證?效益咋樣?怎么選購?記者進行了采訪調研。
若何認證
開展田間檢驗,把關生產、加工、包裝等環節
海南三亞市墾豐種業南繁中間,一場針對種子的田間檢驗正在進行。
年夜豆植株擺列成行,身穿任務服的兩組檢查員進進鑒定田,觀察起每一壟地上插著的種植編號標識。
“用編號標識,是為了加密,就像評卷的時候隱往考生信息一樣,防止檢查員提早得包養行情知種子的企業歸屬,影響鑒定結果。”負責地塊種植治理的北年夜荒墾豐種包養網業股份無限公司研討員胡喜平介紹,本次鑒定共觸及30個樣品,重點聚焦品種真實性和品種純度指標。
兩組檢查員進行著田間檢驗,時而俯身、時而站起,仔細觀察和記錄植株葉形、花樣等特征,判斷種子植株在形態性狀方面的典範分歧水平。“這株的話,光看花樣不夠,還得看絨毛色。”檢查員彼此交通、提示著。
“形態性狀,是唆使種子品種純度的主要特征。”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研討員、年夜豆專家劉廣陽介紹,“檢查員要在每一壟田里找分歧,了解一下狀況在一塊區域內有幾多株和其他長得紛歧樣,再計算占比,就能得出種子品種純度檢測值。”
幾小時后,兩組檢查員之間將進行穿插驗證,如有明顯誤差,則由全體檢查員組成復核組,確保鑒定結論準確無誤。
田間檢驗,是種子認證的環節之一。“種子認證技術性強,得做到環環相扣,才幹保證最終生產的種子合適高標準。”北京京農科檢測認證無限公司負責人易紅梅介紹,制種前,要從源頭上確保親本種子質量;苗期,需把關制種田的生產條件、前茬影響、隔離情況等;花期,則開展花期檢驗,讓雜交種母本往雄及時徹底、種子田雜株往除干凈,這是保證種子遺傳純度的最關鍵環節;收獲加工時,要做好防混雜檢查;包裝時,也應對拍照關標準,檢驗每批種子的質量。
易紅梅介紹,種子企業可向種子認證機構自愿提交申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北京京農科、長沙華智這兩家種子認證機構會根據技術規范請求,對種子親本質量及生產、加工、包裝等全流程進行監控,保證“持證上崗”的好種子名副其實。
效益咋樣
發芽率和品種純度程度均顯著進步
好種子進進市場,能帶來多年夜效益?
“發芽率和品種純度,是種子質量的主要指標。”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間黨委書記張曄介紹,通過認證的玉米、年夜豆、水稻等作物種子,發芽率和品種純度程度均顯著進步,此中認證玉米種子相較單粒播標準,兩項指標分別進步4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認證雜交水稻種子相較國家標準,兩項指標分別進步8.6個百分點和2.9個百分點。
對此,河北深州市王井張廣農資經營部負責人張朋有著逼真感觸感染:“種植戶買種子時,重點看發芽率和品種純度。數值越高,說明種下往能出苗的比例越多、雜株越少。假如種子摻雜了別的品種,就會長得參差不齊,形成損掉。”
好品種轉化為好種子,無望帶來好收穫。據測算,種子發芽率進步1個百分點,產量可增添1個百分點;品種純度進步1個百分點,雜交種產量可增添0.5至2個百分點。對經濟作物而言,應用認證種子還有利于堅持產品品質的分歧性,從而晉陞經濟效益。
依托種子認證軌制,也有助于樹立信賴關系,實現制種戶、種植戶和種子企業多方共贏。以北京聯創種業無限公司為例,今朝有中科玉505D等3個品種的約957萬公斤玉米種子通過認證。公司營銷總監劉榜介紹:“在嚴格的全部旅程質量把持下,種子質量獲得晉陞。跟我們一起配合的制種戶,每畝能增收220元。”
湖南亞華種業無限公司副總經理匡新華算了一筆賬:“公司7.4萬公斤臻兩優8612水稻種子通過認證,預計播種后畝均增產糧食約60斤,種植戶增收約80元。”湖北康農種業股份無限公司總經理彭緒冰也表現,公司生產的約154萬公斤康農玉8009玉米認證種子,均勻發芽率和純度都達到98%,“每袋種子能多賣5元錢,但還是供不應求。這對我們打造brand和晉陞美譽度來說,是一種正向激勵。”
據清楚,種子認證是一種“優中選優”的機制。事實上,根據相關法規,通俗的非認證種子也要達到最低質量門檻,才幹流進市場。往年末,又有新修訂的3項強制性種子質量標準發布,適度進步了部門農作物種子發芽率和品種純度等質量指標,規范了種子標簽和應用說明的標注和制作請求,并將于本年10月起正式實施。
質量標準“抬底線”、種子認證“拉高線”雙向發力,配合推動著種業行業的轉型升級,并無望進一個步驟進步我國種源質量平安程度。種子認證軌制實施以來,首批35個品種、27家種子企業獲頒證書,今朝已有5000多萬公斤認證種子上市,預計可帶動增產上億斤。
怎么選購
選用適宜品種,認準“中國種子認證”標志
從種子認證軌制樹立,到首批認證種子上市,經歷了約1年半的時間。
2023年8月,市場包養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農作物種子認證任務的實施意見》,標志著國家統一奉行的農作物種子認證軌制正式樹立。此后,隨著種子認證首批目錄、實施規則和技術規范等配套文件相繼印發,首批兩家種子認證機構獲得相應資質,首批種子認證檢查員獲得注冊資格,種子認證軌制在往年落地實施。經過一輪生長周期和認證流程,首批認證種子自本年3月起正式進進市場。
眼下,獲得認證的種子已投放至各地農資門店,開始銷售。包裝上帶有“中國種子認證”標志和種子認證機構名稱的,就是認證種包養平臺推舉子。
“公司通過認證的7.5萬公斤蒙豆375年夜豆種子,重要銷往黑龍江黑河市、齊齊哈爾市及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等年夜豆主產區。”黑龍江五年夜連池市東農種業無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盧艷鋼介紹,認證種子是新事物,銷售時會進行詳細講解,從現場情況看,不少種植戶都給予了認可。
“適宜的品種,再加上認證的種子,是豐產豐收的保證。”張曄介紹,農平易近選種用種,除了選擇正規門店、認準包裝上的“中國種子認證”標志外,還要留意選用適合當地區種植的品種,這樣才幹真正發揮出認證種子的優質高產潛力。
首批認證種子上市,是我國種子認證軌制開花結果、種業高質量發展進進新階段的標志。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趙久然表現,當前我國已周全實施新一輪千億包養網排名斤糧食產能晉陞行動,隨著種子認證軌制深刻推進、認證種子應用普及,糧油等主要作物增產將更有種源支撐,農業生產將更添保證。